而今年春節,我們就為大家推薦文藝復興之旅。
一、線路推薦:匈牙利布達佩斯——奧地利維亞納——捷克布拉格——法國巴黎——意大利羅馬
二、線路詳情
第一站:多瑙河玫瑰——布達佩斯
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,是歐洲著名古城,位于國境中北部,坐落在多瑙河中游兩岸,由多瑙河西岸的布達和東岸的佩斯組成。布達山巒起伏、依山筑城,佩斯則平坦寬廣,布達佩斯以其美麗的山光水色和眾多名勝古跡被人們譽為“多瑙河上的明珠”,有“東歐巴黎”和“多瑙河玫瑰”之稱。匈牙利國會大廈、漁人堡、伊麗莎白橋、馬提亞教堂等都是極具地方特色,歷史悠久的必去景點。
布達佩斯地處匈牙利北部,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過渡氣候型。總體來說,冬季潮濕陰冷,多雨雪和大霧;夏季多數時候濕潤涼爽,高溫天氣極少。布達佩斯雨量適中,年降水量516毫米,按照降水量≥1.0毫米為一個雨雪日計算,這里的年降水日數為78天,不過實際的雨雪日數要遠多于這個天數。
在冬季,布達佩斯天空時常陰云密布,陰雨雪天氣較多,天氣非常濕冷。這樣潮濕陰冷的情況從每年的11月一直持續到次年的3月,長達5個月之久。12月至次年的2月,是布達佩斯最為寒冷的三個月,平均最低氣溫維持冰點上下。尤其是1月,氣溫降至一年當中的最低,最低氣溫僅有-1.6℃。歷史上極端最低氣溫曾達到-25.6℃,不過最低氣溫降至-20℃以下的天數非常罕見,只有遇到極端寒潮的時候才會出現。遇到這種情況,多瑙河便會結冰,內河航運就會受阻。12月和1月,平均每天光照時間均不超過2個小時,2月稍有增多,也僅有3個小時左右。濕度大,陽光少,大霧天氣成為冬季最長見的天氣之一。尤其是12月和1月,平均霧日達到11天和10天之多。除了大霧天氣常見,12月至2月這段時間,布達佩斯雨雪天氣也較多,經常一連數天陰云密布或雨雪連綿。超過1毫米的降水,平均每月可以達到6-7天,降水量也在30-40毫米。其中12月的降水量為40毫米。12月至次年2月,由于氣溫低,以降雪為主,每年都有大雪、暴雪天氣出現,所以都有積雪存在,尤其到2月份,積雪最深,平均積雪深度超過4厘米。
第二站:音樂之都——維也納
世界音樂之都,奧地利首都維也納,位于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維也納盆地之中,三面環山,美麗的多瑙河穿城而過,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從西、北、南三面環繞著城市,遼闊的東歐平原從東面與其相對,到處郁郁蔥蔥,生機勃勃。維也納環境優美,景色迷人,素有“多瑙河的女神”之稱。
維也納全年盛行西風,因而雖然地處歐洲中部內陸,但兼有西面的海洋性氣候和東面的大陸性氣候,屬于較為溫和的過渡性氣候,具有溫和濕潤的特點。常年降水量620.3毫米(1971-2000年平均),且比較均勻地分布于各個月份,年平均降水日數為94.8天(大于等于1.0毫米記為一個降水日,采用1971-2000年平均;若按照0.1毫米算為降水日,多達160天)。
維也納的冬季,起止時間類似北京,長達5個月之多(10月底至3月底、4月初),但氣候并不嚴寒,更像是我國長江中下游的冬天。除了1月以外,每月的平均氣溫大多都在0℃以上,如果遇到強冷空氣過境,氣溫也可降至零下20℃(極端最低出現在2月,零下22.6℃)。11月至2月,日照稀少,平均每天只有1至2小時;濕度大,天氣時常霧蒙蒙、雪紛紛或雨淋淋,陰冷潮濕的寒冬讓人很不舒服。
1月——平均氣溫最低、霧最多的月份
每年12月和1月是維也納一年當中,讓人感覺最灰暗的一段時光。頻繁的陰雨雪和穿插其間的大霧天氣,成為了這個城市1月天氣的主基調。常年1月,維也納的日照大約2小時,而降水日數(大于等于0.1毫米)有15天,此外還有11個霧日。因此,1月的維也納,總是讓人感覺灰蒙蒙的。而且1月的維也納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,平均最低氣溫零下2℃(1971-2000年平均),平均最高氣溫3℃,和我國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冬天有些相似,潮濕陰冷的感覺深入骨髓。
2月——潮濕陰冷、平均兩天有場雨雪
2月的維也納,比起1月只能說是稍有起色,但是潮濕陰冷的總體特征沒有改變。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都比1月小幅回升,分別為零下1℃和5℃。不過14天的降水日數,說明了此時的陰雨雪天氣,還是維也納天氣的主角。
第三站:中歐花園——布拉格
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,素有“中歐花園”之稱。布拉格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,早在1000多年前,這里就是捷克王國的政治中心,從公元13世紀成為捷克王朝的第一座王城算起,已有700多年的歷史。從13世紀到15世紀是中歐重要的經濟、政治和文化中心。
布拉格位于捷克的西北山地,氣候屬于溫和的大陸性氣候,冬季漫長濕冷,但不嚴寒,最冷的1月,平均氣溫近-2℃。夏季短促涼爽,最熱的7月,平均氣溫僅有17℃。年平均降水量526毫米,雨量分布春夏多,秋冬少。冬季,由于氣溫相對較低,時常會飄落雪花,雪中的布拉格,顯得愈發高雅迷人,愈加富有詩情畫意。夏季,布拉格多陣雨,每每雨過天晴,整座城市猶如一位出浴新裝的美女。
布拉格是全世界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遺產的城市,有著包括布拉格城堡在內的無數歷史遺產。在舊城區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能找到13世紀以來的古老建筑,保持著中世紀的模樣。市內有很多塔式古老的建筑,因此被稱為“百塔之城”,羅馬式、哥德式、巴洛克式、文藝復興式等各種建筑類型給布拉格增添了很多文藝氣質。
從每年的10月份,布拉格的平均氣溫就開始降至10℃以下,漫長的冬天就此拉開序幕,一直到次年4月,長達7個月都在冬季當中。12月至次年2月,是一年當中最冷的三個月,平均氣溫都在冰點以下,特別是隆冬1月,是一年當中氣溫最低一個月,平均氣溫僅有-2℃,平均最低氣溫-5.3℃。冬天里氣溫最低的時候,也會降至-20℃以下,不過這樣的情況非常罕見,只有遭遇強寒潮的時候,才會出現這樣異常寒冷的情況。歷史上12月、1月、2月都曾經出現過-20℃以下的極端低溫,尤其是1月,甚至出現過不足-25℃的極端低溫。
冬季的布拉格,寒冷、潮濕,上空嘗嘗陰云密布,光照不足。特別是11月至次年1月,平均每天光照都不足2小時,而空氣平均相對濕度卻大多高達80%以上。由于濕度大,氣溫低,大霧天氣頻繁出沒。冬季平均每月霧日可達6-8天,特別是12月,平均霧日可以達到9天,是全年當中霧日最多的一個月。
冬季的布拉格平均每月降水量在23-38毫米,各月降水量過渡平緩,不會出現劇烈的增多或者減少,并且從10月到次年4月都有飄落雪花的可能。特別是寒冷的12月、1月和2月,由于氣溫相對較低,降水的形態基本上以雪為主。潔白、輕盈漫舞的雪花,綿綿飄向大地,落入河中。伏爾塔瓦河兩岸的白樺垂柳,巍峨壯麗的古建筑和橫跨河面的雄偉的大橋,全都蓋上了皚皚白雪。雪中的布拉格,顯得愈發高雅迷人,愈加富有詩情畫意。
第四站:時尚之都——巴黎
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,也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。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,與美國紐約、日本東京、英國倫敦并列。它是時尚流行、文明、藝術、知識殿堂的代名詞,被稱為“世界的花都”。
巴黎地處法國北部,塞納河西岸,城市踞巴黎盆地中央。由于常年盛行西風,又受巨大的大西洋水體影響,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明顯,夏無酷暑,冬無嚴寒。巴黎年平均降雨量647.4毫米,全年降雨分布均衡,雨日較多,全年近一半的天數都會有雨水落下。因此計劃來巴黎旅游,帶把傘還是非常有必要。
巴黎旅游資源豐富,宏偉莊嚴的凱旋門,雄偉屹立的法國標志-埃菲爾鐵塔,巴黎圣母院和巴黎法院,協和廣場、馬德蘭大教堂,巴黎歌劇院,杜伊勒里公園以及盧浮宮等都集中在這里。夜晚泛舟塞納河,耳邊恍然響起肖邦的夜曲,浪漫而凄美。還有紅磨坊和巴黎歌劇院的藝術魅力讓人心動。正如文學家里爾克曾說過的“巴黎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城市”。對于巴黎來說,一年當中幾乎沒有旅游淡季可言。
1月——最冷的一個月
1月正值北半球的隆冬,我國40°N以北地區已經是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了,而地處49°N的巴黎,寒意卻不明顯,流經巴黎市區的塞納河常年不凍。1月是巴黎最冷的一個月,無論是平均氣溫、最高氣溫、最低氣溫都是12個月中最低的,但是偶爾也會有極地冷空氣南下,使得巴黎的最低氣溫降到-10℃以下,1月曾出現過-18.2℃的極端低溫。
1月的巴黎天氣潮濕陰沉,陽光并不多。這個月巴黎的降雨日數最多,半數以上都會出現降水,但是量級不會很大。由于1月最低氣溫比較容易跌破冰點,因此偶爾也會出現雪花。降水日數偏多,再加上1月份,北半球日照少,也使得緯度較高的巴黎1月的陽光成為稀缺資源,平均日照時間不足2小時。
2月——降水量最少的一個月
2月,巴黎仍處在冬季當中,這個時候,氣溫將有小幅的回升。最低氣溫將會回升到1.3℃。平均最高氣溫也會回升到近10℃。2月,巴黎下雨的天數有所減少,同時降水量也是一年中月平均降雨量最少的月份之一,但其實與降水最多的5月相比,也沒有相差太大。相比一月雖然2月的氣溫稍有回升,但雪花紛飛的場景偶爾還會見到。2月,由于降水日數在減少,出現陽光的機會在增多,平均日照時間增加到近3個小時。
第五站:永恒之城——羅馬
意大利首都羅馬,位于亞平寧半島西部的臺伯河畔,由于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,也被稱為“七丘城”和“永恒之城”。因為其近2500年的輝煌歷史,也被譽為“萬城之城”。
羅馬不僅僅是一座歷史名城,其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也是頗為有名——羅馬的冬季溫和多雨,夏季炎熱干燥,兩個季節反差極大。羅馬常年平均降水量733.1毫米,其中降水多集中在冬半年,常年10月到次年3月,降水量514.1毫米,可以占到全年的70%。
1月——最冷的月份
1月的羅馬雖然也處于冬季,為當地一年中最冷的月份,但是和我國同緯度的華北平原地區相比,羅馬的1月要溫暖很多。羅馬常年1月的最高氣溫大約有12℃,最低氣溫3.℃,比緯度相當的北京、沈陽高出10-20℃。這是由于羅馬靠近地中海,有海洋的調節,冬季顯得并不寒冷。但是相對溫暖的海洋,一旦當有冷空氣入侵,就有利于氣旋的產生和發展,這也使得羅馬的冬季,雨水頻頻光顧,平均降水日數有7天。此時的羅馬日照較少,1月的日照平均每天只有4.3小時。
2月——陰雨天氣依然盛行
羅馬的2月,幾乎是1月的翻版,除了溫度升高了1℃左右,降水量、降水日數、日照時間都相差無幾,真是難以區別,羅馬的1月和2月有什么不同。
三、假期天氣提示
布達佩斯,應該算是這條文藝復興旅游線路上最寒冷的一個城市了,春節假期前兩天白天最高溫度只有-5℃左右,好在還能見到陽光,要知道這在中歐的冬季可是極其珍貴的,隨后幾天,雨雪將會頻繁出現。
布拉格,在假期這幾天整體天氣還不錯,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初一、初五和初六可能會有雨雪出現,道路會比較濕滑,前往旅游要注意交通安全。
巴黎在整個春節假期,恐怕都要和連綿陰雨相伴了,好在氣溫不低,白天最高氣溫基本都能達到10℃以上,不算特別濕冷,別忘了帶傘哦~~
維也納雖然但從氣溫上來說跟布拉格非常相近,但由于雨雪更加頻繁,濕冷的感覺也會更明顯,防雨、保暖是著裝上最需要注意的。
羅馬由于地理位置最偏南,所以也是整個線路上溫度最高的城市,白天最高氣溫能達到15℃左右,只可惜春節假期期間也是陰雨居多,難見陽光,不過在這種濕漉漉的天氣游覽千年古跡,也許更有意境哦~
消息